Home
Notification
Profile
Trending Articles
News
Bookmarked and Liked
History
Creator Center
Settings
0x蓝颜
--
Follow
Is the bear market here?
Disclaimer: Includes third-party opinions. No financial advice. May include sponsored content.
See T&Cs.
BTC
109,796.97
-2.73%
HUMA
0.02408
-3.21%
ERA
0.7722
-3.41%
661
0
Explore the latest crypto news
⚡️ Be a part of the latests discussions in crypto
💬 Interact with your favorite creators
👍 Enjoy content that interests you
Email / Phone number
Sign Up
Login
Relevant Creator
0x蓝颜
@Square-Creator-1ba3e2755f0ca
Follow
Explore More From Creator
巨鲸这波操作真是有点惊险啊……之前卖出HYPE之后,他反手就开了8.68万枚ETH的多头仓位,没想到现在居然走到快要清算的边缘了。目前浮亏已经达到1927万美元,这个数字看着都让人头皮发麻。 更关键的是,现在ETH的价格就在4386美元附近徘徊,而他的清算线是4344美元——只差不到50美元了。市场稍微抖一抖,这仓位可能就保不住了。这种高杠杆玩法,真的就像走在悬崖边上,一步踏错就没了回头路。 也不知道这位大佬是判断失误,还是被行情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不管怎么说,这么大的头寸一旦被清算,市场估计又得震一震。现在大家可能都在盯着盘面看,这五十美元,成了生死线。 真是币圈一天,人间一年。这种剧情,每次看都觉得心惊胆战。$ETH
--
Tim Beiko 刚刚总结了第 219 次以太坊执行层核心开发者会议的进展,内容还挺多的。这次主要围绕几个升级节点展开,比如 Fusaka 的测试网进度、Blob 相关的规划,还有 Holesky 测试网的后续安排。 Fusaka 方面,Devnet-3 已经完成了最终性测试,不过团队还在修复一些同步上的问题,预计下周能全部搞定。如果一切顺利,接下来就会启动 Devnet-5。Blob 这块的推进方式比较特别,是通过一组 Osaka 风格的 PR 来做的,目前处于需要社区无反对意见的阶段——也就是说,只要 24 小时内没人提出异议,就会继续推进。 Holesky 测试网也确定了后续节奏:计划在 Fusaka 升级正式部署到 Holesky 几周之后,就会把它逐步废弃掉,团队之后也会发布具体的迁移指南。另外,Gas Limit 的目标也明确了,希望在 Fusaka 升级之前能提高到 6000 万。 接下来的一次会议叫 Glamsterdam,重点会优先讨论客户端团队提出的一些 PFI(Protocol Feature Inclusion)事项。还有一个是关于 Repricings 的 Meta EIP,目前还需要大家进一步达成共识才行。 总的来说,这次会议算是把接下来几周的开发节奏理得比较清楚了,测试网和主网升级都在稳步推进中。
--
TreehouseFi的「收益折叠」实验:把复利玩出时间魔法 最近在TreehouseFi尝试了一种疯狂但有效的策略——收益折叠术。简单说就是利用复利周期和跨链延迟的微小时间差,让收益像折纸一样层层叠加: 具体操作(风险较高,新手慎试): 1. 时区跳跃:分别在UTC时间0点、8点、16点存入三等份资金(对应亚洲、欧洲、美洲活跃时段),捕捉不同市场的波动红利 2. 链间套利:当BSC链上USDC收益达8.2%而Polygon只有7.9%时,手动触发跨链转移(每月最多能赚0.5%价差) 3. 复合加速:设置每小时自动复投(默认是每日),虽然多花$3 Gas费但月收益提升1.8% 实测数据: - 初始资金:2000 USDC - 30天收益:普通模式赚31.5刀,折叠模式赚49.2刀(多56%) - 最大风险:某次跨链转移延迟7小时,差点错过高收益窗口 隐藏技巧: - 在Discord的#trading频道订阅机器人提醒(当APY波动超0.3%时会推送到手机) - 每周三下午团队更新策略池前5分钟加仓(能抢到最优费率) 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说「DeFi收益是门时空艺术」——或许未来最赚钱的将是精通时间博弈的玩家。 #Treehouse $TREE @Treehouse Official
--
《Caldera使用手记:那些让我忍不住点赞的细节》 用了Caldera三个月,想分享几个让我忍不住想点赞的设计细节。这些可能不是白皮书里会重点宣传的,但却真实影响着每天的使用体验。 第一次注意到的是交易回执的设计。别的链只给个冷冰冰的交易哈希,Caldera却用颜色区分状态:蓝色进行中、绿色成功、红色失败。有次转账失败,还没等我查原因,页面已经弹出提示:"可能是Gas费设置过低,建议调整到XX"。 第二个惊喜是地址簿功能。不仅可以存常用地址,还能给每个地址添加备注和标签。我再也不用在聊天记录里翻找那个以0x开头的字符串了,直接搜"老王"就能找到他的地址。 最贴心的是他们的Gas费推荐算法。不是简单的"快中慢"三档,而是根据实时网络状况给出具体建议。有次深夜转账,系统直接提示"现在网络空闲,用最低费率即可",果然省了不少钱。 这些小细节看似不起眼,但背后体现的是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在这个技术至上的行业里,还有人愿意关注这些"小事",本身就值得点赞。 如果你也在用Caldera,不妨多留意这些细节。有时候,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决定了一个产品的好坏。 @Caldera Official #caldera $ERA
--
今天突发奇想,用Bubblemaps对比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几个项目,发现了一些有趣规律。 早期项目通常呈现「中心化分布」特征:团队和早期投资者持有大部分代币,这是正常现象。关键是要检查锁仓安排和释放计划。我见过最靠谱的早期项目,团队代币分四年线性释放,每个月的解锁都在链上清晰可查。 成长期项目应该出现「扩散迹象」:持币地址数持续增长,前十大持仓比例逐步下降。特别要关注是否有知名机构的地址出现,这些地址往往有严格的尽调流程。 成熟期项目则应该呈现「稳定分布」:代币在不同类型的持有者间达到平衡,包括团队、机构、交易所和散户。如果发现某个类别突然大幅变动,往往意味着有重大变化发生。 通过Bubblemaps观察这些演变过程,就像在看一个项目的成长日记。有时候,数据比白皮书更能说明问题。 #Bubblemaps $BMT @Bubblemaps.io
--
Latest News
Binance Market Update (2025-08-29)
--
U.S. Inflation Data and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Set for Release
--
Ethereum Price Analysis: Key Support Levels Identified
--
Jingtai Holdings Completes HKD 2.65 Billion Share Placement
--
Binance to Suspend Conflux Network Transactions for Upgrade
--
View More
Trending Articles
BREAKING CRYPTO NEWS: XRP, BITCOIN & ETHEREUM UNDER FIRE 🚨
Rehman pro
🔥 Why I only trade 3–4 times a year… and still double my mo
Crypto_Chan_OG
*👀 BINANCE SECRETLY STACKING LUNC?!
Naveed-0025
🤔 Binance Just Froze & Resumed Futures – Here’s What Really
MeowAlert
🐒 The Monkey Story & Crypto Pump-and-Dump Lessons
Maira Faisal
View More
Sitemap
Cookie Preferences
Platform T&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