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被苏联占领。
五十年后的这一天,为了让全世界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三个国家超过200万人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三国。
那时互联网还是稀奇玩意,抗议运动全靠村子里的电台统筹。示威通过电视转播传到全球,很快三个国家在两年后脱离苏修控制而独立。
仅仅是将人和人连接,在一起会产生多大的力量?当百万人的共识展现的时候,不需要金钱资本、暴力冲突,一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左右国家的命运。
目前的币圈,很多项目都在搞pos模式,钱越多拿的奖励越多,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筹码越来越集中,忘记了BTC的pow初心,也忘了人本身的力量。
depin项目也是如此,目前很多depin项目只是简单的设备连上就结束了。这种方式对上传统的云服务商、算力租赁平台,竞争力显然是很小的。毕竟你知名度不够,获客很多都局限在圈内,甚至反而会造成算力闲置浪费。
目前我认为做比较好的是@ICN_Protocol,去年ICN在web2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市场,目前有一千多个付费企业客户,年收入超过500万美元,这是所有交易所上币组趋之若鹜的“落地商业模式”。
而在web3,不同于Filecoin/Arweave 只有存储、Akash只做算力,Aethir聚焦GPU 等等孤立的DePIN友商,ICN主网将同时承载存储、计算、网络功能,并且以社区的每一个用户作为节点,把这三大服务整合在一个协议中。
最近印巴冲突里巴基斯坦用一整套中国上一代武器击落印度重金购置的飞机/无人机散件就很明显的能看出,在完整系统体系面前,是可以越级对战的。
在ICN主网,开发者不需要承担多个组件协议的学习、使用成本,只需要接入ICN就可以使用一整套统一标准的基建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每个用户都可以作为超级节点验证硬件资源和服务的完整性,通过全球社区的共同努力来保证ICN云网络的去中心化和无缝运行,同时社区和硬件提供商都能获得公平的收益,真正让数据权力回归用户手中。
就在今天,ICN已经开放了节点质押,未来将分阶段逐步开放社区分布式提供硬件,允许开发者在ICN上构建项目。
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基建正在稳步推进着路线图,传统互联网的中心化应用因为AWS等基建出问题而单点故障的日子或许将要成为过去的纪念日了。